Tips:本文最近1个月没有更新,如果内容错误、缺失的话,你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(๑•̀ㅂ•́)و✧--0
武罗是《山海经》中出现的人神,读音为wǔ luó,在《中山经》有记载。武罗的外貌为人面而豹文,小要而白齿,耳朵穿孔,其鸣如鸣玉。
山海图鉴
原文出处
出处 | 原文 | 译文 |
---|---|---|
《山海经:中山经》 | “又东十里,曰青要之山,实惟帝之密都。北望河曲,是多驾鸟。南望墠渚,禹父之所化,中多仆累、蒲卢。䰠武罗司之,其状人面而豹文,小要而白齿,而穿耳以囗,其鸣如鸣玉。是山也,宜女子。畛水出焉,而北流注于河。其中有鸟焉,名曰鴢,其状如凫,青身而朱目赤尾,食之宜子。有草焉,其状如葌,而方茎黄华赤实,其本如藁木,名曰荀草,服之美人色。” | “又向东十里,就是青要之山,实际上是帝的隐秘之都。向北望去是河曲,有许多鸟类。向南看去是墠渚,那里是禹的父亲化身的地方,中间多有仆累和蒲卢。武罗在此掌管,它的形状是人面豹纹,牙齿洁白而又短小,耳朵穿着囗,鸣叫声如同玉器的鸣响。这座山适合女子居住。畛水从这里流出,向北注入河中。这里有一种鸟,名叫鴢,形状像鸭子,青色的身体,朱色的眼睛和红色的尾巴,吃它的肉适合孩子。有一种草,长得像葌,茎方而黄花赤果,根部如藁木,名为荀草,吃了可以使美人容颜焕发。” |
《山海经:中山经》 | “凡萯之首,自敖岸之山至于和山,凡五山,四百四十里。其祠:泰逢、熏池、武罗皆一牡羊副,婴用吉玉。其二神用一雄鸡瘗之。糈用稌。” | “凡是萯之首,自敖岸之山到和山,共有五座山,长达四百四十里。它们的祠堂:泰逢、熏池、武罗都用一只牡羊作为副祭品,用吉玉祭祀。另有两位神明用一只雄鸡安葬祭祀。糈则用稌作为供品。” |
评论({{ count }})条
{{ item.user_detail["nick_name"] }}
{{ item.user_detail["title"] }}
还没有评论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