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ps:本文最近1个月没有更新,如果内容错误、缺失的话,你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(๑•̀ㅂ•́)و✧--0
棘是《山海经》中一种植物,读音为jī,在《东山经》和《中山经》均有记载。该植物形态特征为多刺,生长在特定山脉环境中,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。
山海图鉴
原文出处
出处 | 原文 | 译文 |
---|---|---|
《山海经:东山经》 | “又东次三经之首,曰尸胡之山,北望𦍙山,其上多金玉,其下多棘。有兽焉,其状如麋而鱼目,名曰妴胡,其鸣自詨。” | “又位于东边的第三个山,叫尸胡之山,向北望去是𦍙山,山上有很多金玉,山下多生棘。这里有一种兽,形状像麋鹿,眼睛像鱼,叫做妴胡,叫声与其名字相符。” |
《山海经:中山经》 | “又北五十二里,曰合谷之山,是多薝棘。” | “再往北五十二里,有一座山叫合谷之山,这里有很多薝棘。” |
《山海经:中山经》 | “又东北二十里,曰升山,其木多榖、柞、棘,其草多藷藇、蕙,多寇脱。黄酸之水出焉,而北流注于河,其中多璇玉。” | “再往东北二十里,有一座山叫升山,这里的树木多为榖、柞、棘,草本植物多为藷藇、蕙,还有很多寇脱。黄酸之水从这里流出,向北汇入河中,河水中有很多璇玉。” |
评论({{ count }})条
{{ item.user_detail["nick_name"] }}
{{ item.user_detail["title"] }}
还没有评论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