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ps:本文最近1个月没有更新,如果内容错误、缺失的话,你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(๑•̀ㅂ•́)و✧--0
楢是《山海经》中一种植物,读音为nà,在《中山经》中有记载。楢树生长在富含金属矿藏的地区,具有强韧的木材,可用于建筑与器具制造。
山海图鉴
原文出处
出处 | 原文 | 译文 |
---|---|---|
《山海经:中山经》 | “又东一百五十里,曰崌山。江水出焉,东流注于大江,其中多怪蛇,多{执鱼}鱼,其木多楢、杻,多梅、梓,其兽多夔牛麢犀兕。有鸟焉,状如鸮而赤身白首,其名曰窃脂,可以御火。” | “东行一百五十里,来到了崌山,江水从那里流出,向东注入大江,山中有许多怪蛇和执鱼,生长着许多楢树、杻树、梅树和梓树,兽类有夔牛、麢、犀和兕。这里有一种鸟,形状像鸮,赤身白首,叫做窃脂,可以用来抵御火。” |
《山海经:中山经》 | “又东二百五十里,曰岐山,其上多白金,其下多铁。其木多梅梓,多杻楢。減水出焉,东南流注于江。” | “东行二百五十里,来到了岐山,山上有很多白金,山下有许多铁。这里生长着许多梅树、梓树、杻树和楢树,减少的水从这里流出,向东南注入江。” |
《山海经:中山经》 | “又东北二百里,曰玉山,其阳多铜,其阴多赤金,其木多豫章楢杻,其兽多豕鹿麢,其鸟多鸩。” | “东北行二百里,来到了玉山,山的阳面有很多铜,阴面有很多赤金。这里生长着许多豫章楢树和杻树,兽类有豕、鹿、麢,这里的鸟多为鸩。” |
《山海经:中山经》 | “又东二百里,曰葛山,其上多赤金,其下多瑊石,其木多柤栗橘櫾楢杻,其兽多麢,其草多嘉荣。” | “东行二百里,来到了葛山,山上有很多赤金,山下有许多瑊石。这里生长着许多柤树、栗树、橘树、櫾树、楢树和杻树,兽类以麢为多,野草则以嘉荣居多。” |
《山海经:中山经》 | “又西南五十里,曰繁缋之山,其木多楢杻,其草多枝勾。” | “西南行五十里,来到了繁缋之山,山中生长着许多楢树和杻树,草类则以枝勾占多。” |
《山海经:中山经》 | “又东三十里,曰鲜山,其木多楢杻苴,其草多𧄸冬,其阳多金,其阴多铁。有兽焉,其状如膜大,赤喙、赤目、白尾,见则其邑有火,名曰𤝻即。” | “东行三十里,来到了鲜山,山中生长着许多楢树、杻树和苴树,草类以𧄸冬为多,阳面多金,阴面多铁。这里有一种兽,形状如膜,大,拥有赤色的喙、赤色的眼睛和白色的尾巴,见到它则该城邑会有火,名字叫𤝻即。” |
《山海经:中山经》 | “又东三百五十里,曰几山,其木多楢檀杻,其草多香。有兽焉,其状如彘,黄身、白头、白尾,名曰闻𧲂,见则天下大风。” | “东行三百五十里,来到了几山,山中生长着许多楢树、檀树和杻树,草类以香为多。这里有一种兽,形状像猪,身黄,头白,尾巴也是白色,名曰闻𧲂,见到它则天下会刮起大风。” |
评论({{ count }})条
{{ item.user_detail["nick_name"] }}
{{ item.user_detail["title"] }}
还没有评论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