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ps:本文最近1个月没有更新,如果内容错误、缺失的话,你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(๑•̀ㅂ•́)و✧--0
钩端是《山海经》中一种植物,读音为gōu duān,在《中山经》中有记载。钩端的特征是其枝条有钩状,常与桃树相伴生,生长在多种山脉环境中。
山海图鉴
原文出处
出处 | 原文 | 译文 |
---|---|---|
《山海经:中山经》 | “又东北百五十里,曰骄山,其上多玉,其下多青雘,其木多松柏,多桃枝钩端。神围处之,其状如人面。羊角虎爪,恒游于雎漳之渊,出入有光。” | “再往东北150里,是骄山,上面多玉石,下面多青雘,树木多是松柏,还有很多桃枝钩端。神灵围绕着这个地方,它的形状像人面。羊角虎爪的神兽常在雎漳的深渊中游动,出入时释放光辉。” |
《山海经:中山经》 | “又东北七十里,曰龙山,上多寓木,其木多碧,其下多赤锡,其草多桃枝钩端。” | “再往东北70里,是龙山,山上多寓木,木材呈碧色,山下有许多赤锡,草木中有很多桃枝钩端。” |
《山海经:中山经》 | “又东三百里,曰高梁之山,其上多垩,其下多砥砺,其木多桃枝钩端。有草焉,状如葵而赤华、荚实白柎,可以走马。” | “再往东300里,是高梁之山,山上有很多垩,山下多砥砺,树木中有很多桃枝钩端。还有一种草,形状像葵,开着红色的花,荚果是白色的,能够让马奔跑。” |
评论({{ count }})条
{{ item.user_detail["nick_name"] }}
{{ item.user_detail["title"] }}
还没有评论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