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ps:本文最近1个月没有更新,如果内容错误、缺失的话,你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(๑•̀ㅂ•́)و✧--0
“滽滽水”是《山海经》中一种水泽,读音为huǎn huǎn,在《中山经》中有记载。滽滽水的水流急促,多出自宜苏之山,与金玉及蔓居之木相伴。
山海图鉴
原文出处
出处 | 原文 | 译文 |
---|---|---|
《山海经:中山经》 | 又东四十里,曰宜苏之山,其上多金玉,其下多蔓居之木。滽滽之水出焉,而北流注于河,是多黄贝。 | 向东四十里,是宜苏山,上面有很多金玉,下面生长着蔓居之木。滽滽水从这里流出,向北注入河流,那里有很多黄贝。 |
《山海经:中山经》 | 又西一百二十里,曰厘山,其阳多玉,其阴多蒐。有兽焉,其状如牛。苍身,其音如婴儿,是食人,其名曰犀渠。滽滽之水出焉,而南流注于伊水。有兽焉,名曰𤢺,其状如獳犬而有鳞,其毛如彘鬣。 | 向西一百二十里,是厘山,阳面有很多玉,阴面则多蒐。有一种兽,形状像牛,身体是苍色,声音如婴儿啼哭,吃人,名叫犀渠。滽滽水从这里流出,向南注入伊水。有一种兽,名为𤢺,形状像大犬但有鳞,毛发像猪鬃。 |
评论({{ count }})条
{{ item.user_detail["nick_name"] }}
{{ item.user_detail["title"] }}
还没有评论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