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ps:本文最近1个月没有更新,如果内容错误、缺失的话,你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(๑•̀ㅂ•́)و✧--0
丹水是山海经中一种河流,读音为dān shuǐ,在《西山经》和《北山经》均有记载。丹水流经多个山脉,水色鲜艳且富含珍宝,具有重要的生态和传说位置。
山海图鉴
原文出处
出处 | 原文 | 译文 |
---|---|---|
《山海经:西山经》 | “又西五十二里,曰竹山,其上多乔木,其阴多铁。有草焉,其名曰黄雚,其状如樗,其叶如麻,白华而赤实,其状如赭,浴之已疥,又可以已胕。竹水出焉,北流注于渭,其阳多竹箭,多苍玉。丹水出焉,东南流注于洛水,其中多水玉,多人鱼。有兽焉,其状如豚而白毛,大如筓而黑端,名曰豪彘。” | “往西五十二里有个竹山,山上树木繁多,山阴有铁矿,有一种草叫黄雚,形状像樗树,叶子像麻,花白而果实呈红色,形状像赭石,洗之可以治疥疮,且可食用。竹水从这里流出,向北注入渭河,阳面有许多竹箭,多苍玉。丹水从这里流出,向东南注入洛水,里面有很多水玉和人鱼。还有一种动物,形状像猪,毛色白,大如筐,黑色的端,名叫豪彘。” |
《山海经:西山经》 | “又西百七十里,曰南山,上多丹粟。丹水出焉,北流注于渭。兽多猛豹,鸟多尸鸠。” | “再往西一百七十里是南山,上面多生丹粟。丹水从这里流出,向北注入渭河。这里有许多猛豹和尸鸠。” |
《山海经:西山经》 | “又西北四百二十里,曰峚山,其上多丹木,员叶而赤茎,黄华而赤实,其味如饴,食之不饥。丹水出焉,西流注于稷泽,其中多白玉。是有玉膏,其原沸沸汤汤,黄帝是食是飨。是生玄玉。玉膏所出,以灌丹木,丹木五岁,五色乃清,五味乃馨。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,而投之钟山之阳。瑾瑜之玉为良,坚粟精密,浊泽有而光。五色发作,以和柔刚。天地鬼神,是食是飨;君子服之,以御为祥。自峚山至于钟山,四百六十里,其间尽泽也。是多奇鸟、怪兽、奇鱼,皆异物焉。” | “再往西北四百二十里是峚山,山上多生丹木,树叶圆而茎赤,花黄而果实红,味如糖,食之不会饥饿。丹水从这里流出,向西注入稷泽,这里多白玉。产出一种玉膏,源头沸腾,黄帝以此为食物和享受。它生出玄玉。玉膏灌溉丹木,丹木生五年后,五色清晰,五味芳香。黄帝因此取峚山的玉荣,投向钟山之阳。瑾瑜的玉为上品,坚硬而精致,浊泽中却有光辉。五色发出,以和柔刚。天地鬼神食用这作为享受;君子穿戴它,以御为祥。自峚山到钟山,四百六十里之间满是泽地。这里有很多奇鸟、怪兽和奇鱼,都是异物。” |
《山海经:西山经》 | “又西三百五十里,曰天山,多金玉,有青雄黄。英水出焉,而西南流注于汤谷。有神焉,基状如黄囊,赤如丹水,六足四翼,浑敦无而目,是识歌舞,实为帝江也。” | “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是天山,金玉丰富,有青色和黄色。英水从这里流出,向西南注入汤谷。有一种神灵,其形状如黄囊,颜色红如丹水,六足四翼,浑身无目,擅长歌舞,实际上是帝江。” |
《山海经:北山经》 | “又东二百里,曰虫尾之山,其上多金玉,其下多竹,多青碧。丹水出焉,南流注于河;薄水出焉,而东南流注于黄泽。” | “再往东二百里是虫尾之山,山上金玉丰富,山下有竹子,颜色青碧。丹水从这里流出,向南注入河流;薄水从这里流出,向东南注入黄泽。” |
评论({{ count }})条
{{ item.user_detail["nick_name"] }}
{{ item.user_detail["title"] }}
还没有评论哦~